中考语文复习计划集合15篇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计划了。拟起计划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考语文复习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考语文复习计划1(一)古诗词复习:
1、以课标规定的34首古诗为准,不再压重点。
2、以5、3书上的目录顺序为准,每天过一首。
3、复习的方法为,每天在作业上默写两遍当天背诵的古诗,老师给挑出错误的地方。每天的课前5分钟要求学生在纸上默写这首诗。每5首诗为一个阶段,综合检查名句的理解和默写。
(二)文言文阅读复习:
第一阶段、3月1日——4月12日,计6周,共42天。
一类文言文,共六篇,一周一篇,按顺序依次为:
《与我所欲也》《送东阳马生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桃花源记》《记承天寺夜游》《满井游记》
第二阶段、4月13日——5月4日,计3周,共20天。
二类文言文,共六篇,每周两篇,文言文篇目为《论语》《出师表》《岳阳楼记》《曹刿论战》《陋室铭》《马说》
第三阶段、5月5日——5月19日,计2周,共14天。
三类文言文,共七篇,篇目为《小石潭记》《三峡》《邹忌讽齐王纳谏》《口技》《醉翁亭记》《爱莲说》《与朱元思书》。
第四阶段、5月20日——6月10日,再次复习一类文言文,主要以出试卷做题为主。
复习说明:
前三个阶段复习按照文言文七个考点复习,一类文言文占课上时间2节,课上时间由教师指导重点、难点知识。课下时间由各背诵小组检查,教师随时抽查。周四或者周五出卷测试。二类文言文只占课上一节,然后出圈测试。三类文言文以完成《5、3》和《中考考什么》的问题为主。最后教师综合出题测试。
(三)名著复习
从3月1日开始复习,计划一周一篇,重点篇目两周一篇。
顺序为1、《鲁滨逊漂流记》(1周)
2、《钢铁是怎样炼城的》(2—3周)
3、《童年》(3—4周)
4、《骆驼祥子》(4—5周)
5、《格列佛游记》(6周)
6、《朝花夕拾》(7周)
7、《名人传》(7—8周)
8、《繁星春水》(7—8周)
9、《水浒传》(8—9周)
10、《西游记》(8—9周)
方法:教师周一布置任务,学生课下背诵,教师周测时出题考查。
(四)字词的读音和书写3月10日开始复习,复习时间为20天。
方法:以《中考考什么》前边的字词为主,先把书上的内容完成,然后再从中挑出重点加强训练,以印小片的形式完成。
(五)综合性学习分散在周测中,不做专题。
(六)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主要以《中考考什么》为主,三种文体各精选出10篇。
方法:第一周为复习各种文体知识和答题思路、技巧。从第二周开始,每周三种文体各做一篇。
(七)作文
专题:1、优美的语言(李春华)
2、作文的结尾(佟颖)
3、作文的结构(姜浩)
4、作文的形式(马秀娟)
话题的训练:1、亲情
2、友情
3、幸福
4、勤奋
5、自信
6、合作
7、分享
8、勤奋
9、宽容
10、环保
说明:每周的阶段测试中训练一个话题,强调写作的方法。
具体的方法:
1、以一周为一复习的单位。
2、每周复习的内容包括:字词、古诗词、文言文、名著、三篇现代文阅读、作文。
3、考查方式:单周为小周测,双周为大周测(重点写作训练的)。
4、文言文测试含在周测范围内,古诗的测试在周测中精选。
5、凡是在周测中不过关的古诗文由老师跟踪落实到每个人,直到学生过关为止。
中考语文复习计划2一年一度的中考即将来临,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显示与成果展示,更是一次选拔性考试,其竞争较为激烈。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全组教师团结协作,研究新课标精神,研究近年来中考的趋势及试题,明确中考的范围,积极准备应对策略,现将复习计划拟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课程标准和中考考试说明为指针,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复习目标
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和新课改的理念,通过复习,力争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每位学生获得长足进步,力争在今年的中考中,合格率、均分和优分率都有大的进步。
三、复习原则
通过对20xx年年年年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的分析,我们在20xx年中考语文备考过程中,值得注意以下方面:
1、进一步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中考命题说明,做到备考有的放矢。中考命题是遵纲守本的,必须认真分析,明晰、准确地把握中考语文考试的范围和内容,减少盲目性。中考试卷的总体布局是基本稳定的,各个试题的测试目标、立意、设问角度以及答案、评分标准等等,都值得我们认真地加以研究。
2、学会分类整理,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语文学科不同其他学科,我们所学的知识都散见于每一篇课文中和每一堂语文课上,复习时应加强语文学科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要注重对中学语文的基础知识、读写基本技能进行全面地归纳整理。
3、团结协作,共同提高。本着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原则,加强同科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资料共享,发扬团队精神,争取共同进步,努力朝着统一进度、统一步骤、统一练习、统一课件。
四、时间安排
(一)整个复习过程分为3个阶段
第一轮复习阶段:回归课本,系统归纳,专题复习,重抓基础。(xx月——xx月下旬)
第二轮查漏补缺阶段(xx上旬月到xx月上旬):进行知识点的查漏补缺与综合测试(校模、区模、市模、省模)的形式进行检测。
第三轮自主复习阶段:以学生自主巩固知识,查缺补漏为主。
(二)复习内容、课时安排、复习顺序
1、早自习进行1——9册古诗词默写,文言字词,现代文字词检测。
第一轮:xx月至xx四月下旬,五十篇古诗文,篇篇过关,人人过关。
第二轮:xx月,练习检测 ……此处隐藏14382个字……它们往往也是文言文中最典型、知识覆盖面最广的文章。
2、现代文复习
现代文复习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复习。三大文体的复习首先应该系统归纳所要考到的文体常识,有些需要识记。明确各文体主要考点,教会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再选取一些典型的例文进行各个考点的专题训练。
3、写作训练
作文重点放在记叙文指导上,要求学生能准确审题,正确选材、立意、结构文章,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为文章中心服务,强调字迹工整度对作文的重大影响。
作文后期训练重视较高水品的习作,模拟其谋篇布局,选材新颖,内容新奇。可以找一些典型的写人、叙事范文,引导学生分析,从审题立意、选材等入手进行详细评讲争取让每位学生写好记叙文。纵观近几年中考作文命题变化的轨迹不难发现,作文命题正朝着“生活化”方向发展。应引导学生关注自己,感恩、理解他人,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在写作中,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大题化小,以小见大,让文章体现出真挚感情,丰厚的文学积淀,做到文质兼美,富有生活气息。
中考语文复习计划14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九年级年级“语文课程目标”以及近年盘锦市中考的实际为指针,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
二、备考目标
强化语文积累及运用训练,尤其强化字词、名句的默写、病句修改、成语运用和开放性创新题型训练、以学会运用为目的进行练习。强化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的复习及名著阅读的拓展,以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为主。强化阅读训练,包括现代文阅读、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古诗文阅读。强化写作训练,进行必要的作文储备,了解考场作文的技巧。最终要使每个考生在中考时语文人平在上届增加5——10分。
三、时段安排
1、结束新课阶段:初步拟定15课时,完成九年级下册新内容的教学,认真分析课文内容,把握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力争时间短速度快效果优。包含处理相关的课内作业。
2、回归教材阶段:初步拟定50课时,约5个周。本阶段以七—九年级课本为根本立足点,这一环节是中考语文复习的起始环节,关键环节,主要抓住二大板块:
(1)积累运用。以文学常识、课内诗文、书下注释、课后字词、书后名著导读和附录为基础,过好字音字形、成语、标点符号、诗词、名著积累关。以导学案的形式加强学生的识记。
(2)课内文言文过关:规定篇目的背诵、主要知识点的归纳,包括常用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等。
(3)教材知识搜集整理的基本格式和要求:现代文由字音、字形(形近字)、词语(重点成语、给出词语的意思)、文学常识组成;文言文由字音、字义(通假字、重点词语解释、一字多义、词语活用、古今异义等)、文学常识、重点句子翻译。把答案给学生,便于识记。
(4)时间安排
按一个单元1课时分配、综合检测2课时、评讲2课时、每册书10课时安排。其中九年级上下册只提供10课时。预计本阶段是课时为50课时。
3、专题复习阶段:初步拟定72课时,约7个周(4月至5月底)。专题复习以盘锦市市近年语文中考试题形式组织复习。结合选定的一种资料有序推进。
专题一:字音的拼读,汉字的识记。
专题二: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专题三:句子的仿写、修辞、对联
专题四:病句(段)的辨析、修改、标点符号的使用
专题五:古诗文名句的积累与运用(课内外)
专题六:文学常识与名著的阅读
专题七:语言运用与实践:综合性学习
专题八:古诗词赏析
专题九:文言文阅读
专题十:记叙文阅读
专题十一:说明文阅读(科技小品文)
专题十二:议论文阅读(哲理小品文)
专题十三:命题作文
专题十四:半命题作文
专题十五:材料作文
专题十六:话题作文
导学案的基本要求:①每篇导学案前面必须有课程标准、考试说明、考点、常见的典型题型和案例②学生巩固题目标注在某一资料上③带有“※”的可以随教材复习,现代文阅读随平时综合检测穿插,作文复习穿插在专题之间训练。学生作业一般安排在课外。
4、综合训练、查缺补漏、考前指导。初步拟定20课时,约2个周(6月15日)
5、考前仿真模拟二套,考试方法指导、考前学生心理辅导。
中考语文复习计划15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九年级年级“语文课程目标”以及近年随州中考的实际为指针,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
二、 备考目标
强化语文积累及运用训练,尤其强化字词、名句的默写、病句修改、成语运用和开放性创新题型训练、以学会运用为目的进行练习。强化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的复习及名著阅读的拓展,以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为主。强化阅读训练,包括现代文阅读、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古诗文阅读。强化写作训练、进行必要的作文储备,了解考场作文的技巧。最终要使每个考生在中考时语文人平在上届增加5--10分。
三、时段安排
1.结束新课阶段:初步拟定15课时,完成九年级下册新内容的教学,认真分析课文内容,把握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力争时间短速度快效果优。包含处理相关的课内作业。
2.回归教材阶段:初步拟定50课时,约5个周。本阶段以七—九年级课本为根本立足点,这一环节是中考语文复习的起始环节,关键环节,主要抓住二大板块:
(1)积累运用。以文学常识、课内诗文、书下注释、课后字词、书后名著导读和附录为基础,过好字音字形、成语、标点符号、诗词、名著积累关。以导学案的形式加强学生的识记。
(2)课内文言文过关:规定篇目的背诵、主要知识点的归纳,包括常用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等。
(3)教材知识搜集整理分工:七上张金玲、七下张新伟、八上孙晨曦、八下聂海、九下陈秀中。(含单册综合试题一套)
(4)教材知识搜集整理的基本格式和要求:现代文由字音、字形(形近字)、词语(重点成语、给出词语的意思)、文学常识组成; 文言文由 字音、字义(通假字、重点词语解释、一字多义、词语活用、古今异义等)、文学常识、重点句子翻译。把答案给学生,便于识记。
(5)时间安排
按一个单元1课时分配、综合检测2课时、评讲2课时、每册书10课时安排。其中九年级上下册只提供10课时。预计本阶段是课时为50课时。
(6)次阶段导学案讲义部分务必在3月2日前完成。
3.专题复习阶段:
初步拟定72课时,约7个周(4月至5月底)。专题复习以随州市近年语文中考试题形式组织复习。结合年级组选定的一种资料有序推进。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