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议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赏识议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赏识议论文1古语云:“棍棒下面出孝子”“严师出高徒”。好像古代的孝子、才子都是在“严”字下产生的,殊不知,孩子,尤其是今天的孩子,更多的是需要家长和老师的赏识。这就给当前的教育提出了一个新课题:赏识教育。所谓赏识,就是要欣赏孩子的优点。赏识教育,就是在教育中要多给孩子以表扬鼓励,使得在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因此,赏识教育的关键是发现优点,哪怕是所谓“一无是处”的孩子,在他身上总有闪光点。有位孩子的妈妈这样说:“我儿子既顽皮又讨厌,哪门成绩都差,没优点。”当人问他:“就没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吗?”
这位母亲说:“就喜欢看兵器、军事方面的杂志。”作为小学生,喜欢看军事方面的杂志这么专业的东西,说不定,将来还是个军事天才,这些方面不正是他的优点吗?其实,每位家长都曾是个好的教育家,也就是说,都会“赏识”。在孩子刚刚学说话的时候,哪位父母不是充满信心,坚信自己的孩子会说话呢?若说得迟,还会说“贵人语迟”呢!可惜的是,到孩子上学后,家长们却丢弃了赏识,总觉得自己孩子不如别人的孩子,看到了差异,便要训斥,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缺少发现。从孩子成长的角度来看,则更需要“赏识”。
有这样一位家长,他原来总嫌女儿字写得不好,训来训去总没有效果,相反的,每次教育孩子,孩子总是犟嘴:“怎么不好啊?就好!”后来,这位家长改变了一种方法,一次,看女儿写作业,字还是那样,但他却说:“哟,字写得很工整嘛,这样认真,以后一定会写得很漂亮!”没想到女儿呆了呆,竟然大哭起来,并说以后会写得更好。从这孩子的由犟到哭到表示决心来看,她是多么需要赏识啊。因而,在强制要求和期望鼓励均可以作为教育孩子的方式时,期望鼓励可能会产生更积极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工作中善于赏识学生。学生一旦有进步,教师就应及时给予表扬,甚至可以为学生创造取得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在点滴的进步中体验成功,从而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失败是成功之母”更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
即使是学困生,教师也应善待他们,学困生不过是一根“生锈的针”,只要教师帮忙磨,他也会发光的。当然,赏识并不是说不要批评,关键要看如何批评。若是训斥地批评,那定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扼杀其自信心和积极性。而赏识则能激发其自信心和进步的潜能。可见赏识教育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赏识议论文2我们应该学会赏识,学会赞美,努力去挖掘别人的闪光点,去发现别人的美。
同一棵树,有的人看到的是树的郁郁葱葱,有的人只看到这上面的毛毛虫。
为什么同样一件事物却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原因就在于有的人懂得赏识、赞美,有的人却只会挑剔,用指责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一名记者曾做过一个调查:经常赏识他人,夸奖赞美他人的人往往处事积极乐观,受人欢迎,受人尊敬,不常生病,因此比一般人长寿,而常指责抱怨别人的人没有朋友,孤单寂
寞,身体和心理都比较脆弱,比一般人寿命短。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赏识别人赞美别人呢?
当你乘车下车时,你对司机说:“谢谢你,坐你的车真舒适。”一句话用不了几秒钟,但也可能因为一句赞美之辞能让司机整日心情愉快。如果他一天载五十名乘客,他就会对50名乘客态度和蔼,而这些乘客受了感染,也会对周围的人和颜悦色,这个车内就会出现和谐的气氛。
当你途经建筑工地时,你可以对工人说:“这栋大楼盖得真好。”这些工人或许会因为你的一句话而起劲地工作。
对一位姿色平庸的女子微笑,她一定会如沐春风……
但是,在赏识与赞美别人的同时,还不能忘记树梢上的毛毛虫,虽然这与满树的葱郁相比,的确微不足道,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应用明亮的慧眼去发现,以乐观的态度去指正。
让我们都竭力去赏识别人,赞美他人,帮助他人吧,世界会因此变得更加美丽。
赏识议论文3俗语是这样说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其实这双发现美的眼睛可以是一种品质,也可以是一种精神,可以是任何东西,有生命的、无生命的、抽象的、真实的。
但在我看来,这双眼睛就是赏识!
威廉·杰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
”是呀,只有试着去欣赏身边的事物,你才会发现,看似愚蠢的东西,他一定也有值得喝彩的地方!19世纪末,美国西部的密苏里有一个坏孩子,他偷偷地向邻居家的窗户扔石头,还把死兔子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臭气熏天。
他9岁那年,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告诉她要好好注意这孩子。
继母好奇地走近这个孩子。
当她对孩子有了了解之后说:“你错了,他不坏,而且很聪明,只是他的聪明还没有得到发挥。
”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引导下,这孩子的聪明找到了发挥的地方,后来成了美国当代的企业家和思想家。
这个人就是戴尔?卡内基。
追求崇高和完美本无可厚非,但苛求崇高和完美则大可怀疑。
只要我们正确择取一个合适的参照物乃至稍降一格去看待他人,值得赏识的东西便会扑面而来:闪光的道德、妙异的智慧、优美的人情。
欣赏孩子,发现他的优点,让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
台湾作家林清玄去一家羊肉馆用餐,老板对他说:“你还记得我吗?”林清玄说:“记不起来了。
”老板拿来一张20年前的旧报纸,那里有林清玄的一篇文章,那时他在一家报社当记者。
这是一篇关于小偷的报道,小偷手法高超,作案上千次,次次得手,最后栽在一个反扒高手的手上。
文章感叹道:“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如此灵巧的小偷,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会有成就的吧!”老板告诉他:“我就是那个小偷,是你的这段话引导我走上了正路。
”连小偷身上也有可欣赏的地方,连小偷也能在欣赏的引导下走上正路,我们周围还有什么人不能欣赏、不能被引导呢?学会欣赏别人吧!欣赏你的同学,你和同学之间会合作得更加亲密;欣赏你的玩伴,你和玩伴之间会更加融洽;欣赏你的老师,你会发现,学习其实并不难……
赏识,是一个人心境磊落、视野开阔的表现;也是一个人才智敏锐、气度从容的凸现。
赏识,是为人之道。
不懂赏识,不愿赏识,人与人之间往往就多了一份挑剔。
少了一份欣赏,多了一份苛求,少了一份呵护。
赏识议论文4在学习的团体中,有的同学认为团结的力量是重要的;有的同学认为互帮互助的力量是是重要的;而我认为赏识的力量是最重要的。
我的家里并不富有,但我却非常的喜欢上学,初三时我的学习并不是太优秀,重 ……此处隐藏3701个字……时来自教师的鼓励和认同显得尤为重要。
二、赏识教育应用
(一)因材施教。先天素质对体育能力有一定影响,但是这些不足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来弥补。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人能力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区别采取不同鼓励方式。特别是由于个人原因对体育课缺乏自信的学生,教师更应该帮助引导他们挖掘自身潜力,对每一阶段的进步都要给予鼓励和支持,从而引起学生的体育兴趣,激发体育精神。
(二)纠正错误思想。由于大部分学生经过应试教育,对体育课认知单薄,认为其可有可无,因此不喜欢上体育课甚至对体育课有排斥心理。对此,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并纠正其错误思想,使学生意识到体育课的重要性除了在于增强个人体魄,学会体育项目技能之外,还可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个人能力,从而使学生对体育课有新的认识[1].
(三)挖掘学生潜能。赏识教育的教学应用关键在于发现学生优点,挖掘学生潜能,只有充分关注学生,找到学生身上的长处,才能顺利进行赏识教育。在课堂授课中,教师不应对学生抱有偏见,只关注学习能力强或自身优势明显的学生,还应看到虽然体质不好但很努力的学生,对这部分学生的赏识教育更为关键。
以奥运冠军邓亚萍为例,小时候虽然努力但因为个子矮胳膊短被省队拒绝,身为其乒乓球启蒙教练的父亲鼓励她不如别人就要加倍努力,前奥委会主席萨满兰奇说:“一个自身条件不好的女孩长久称霸乒坛,在她身上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
三、赏识教育影响
(一)激发学生兴趣。体育课区别于其他课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学生的压力,但其考评也具有硬性指标,期末考试对学生也会带来一定影响,而达不到体测标准也会阻碍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对每一阶段学生的进步进行鼓励,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女生在篮球课上比较吃力,受身体多方面限制,但教师如果在训练中对学生进行鼓励,执导其进行适合女生的三步投篮练习,就会让学生找到打篮球的乐趣。
(二)树立学生自信。体育作为竞技运动,体育精神本身就包括勇于挑战、永不言弃,所以体育课在培养学生体育技能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综合能力。学生在自身努力之外,还需要获得同学和教师的认可,才能从鼓励中得到肯定和满足。所以赏识教育在尊重学生自尊心的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学生在放松愉悦的心情中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三)加强师生交流。在传统学生观念中,体育课老师都比较严厉,对体能项目训练也视作惩罚,有诸多抱怨。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沟通会影响教学任务和教学质量,同时还有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例如近年来频繁出现的学生参加长跑导致休克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学生自身体质下降,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教师和学生没有进行及早的沟通,使得教师不清楚学生自身的身体状态,盲目安排体能测试。所以赏识教育在体育课中的应用价值就体现在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可以通过鼓励的方式了解学生的状态,学生也可以在鼓励中拉近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愿意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从而达到教师和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双赢[2].
四、应用建议
(一)适度应用。赏识教育虽然已经在教育教学中被认可,并且达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其使用一定要遵循适度的原则。过多的使用会导致学生由自信变为自满,认为自己对所学知识已经掌握的很好,不需要再努力了,一旦没有再收到教师的赞扬,会形成心理落差,产生厌烦情绪。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应该与其他教学方式配合,灵活且适当的应用,才能达成最佳效果[3].
(二)诚恳鼓励。赏识教育的初衷是对学生的优点进行发掘,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所以在赞扬时应该是针对学生的进步和优点进行的,不应该为了让学生努力而盲目赞扬,可能会造成学生对教师的误解,认为教师虚假,从而产生厌烦心理。在进行赏识教育时,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充分了解,掌握赏识方法和尺度,有针对性的进行鼓励,才能使学生拥有积极健康的心态。
(三)提高教师能力。赏识教育的前提是建立在学生对教师专业度和个人能力信服的基础之上的,优秀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可以让学生产生心理满足和努力意识,但如果学生对教师个人能力产生质疑,就会对教师的赞扬不屑一顾。所以教师应该加强自身专业能力的培养,对自己所授专业课程应该达到精通并且有一定资历,个人品德也应该值得学生信赖,才能促使赏识教育产生有益的影响。
结论
综上所述,赏识教育的应用应基于教师的专业程度,使学生对教师的鼓励信服。同时教师在进行赏识教育时应灵活适度且有针对性,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认知,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信心,增强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使高职体育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推动体育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姗姗 . 赏识激励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11(35):206.
[2] 李振清 . 赏识教育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J]. 滨州职业学院学报 ,2014,6(1):19-21.
[3] 王玉英 . 高职体育课运用“赏识 - 成功教育”的实验研究[J]. 运动 ,2012,7(5):74-76.
赏识议论文9“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已加以赏识。”这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的,这句话,你们明白吗?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校的赏识节吧!我们学校的赏识节有许多比赛,这些比赛都让我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比如:毛笔字现场比赛、巧手绘祖国、同学优点卡、家长优点卡、老师优点卡等。在这些比赛中,参加比赛的每一个同学都是尽心尽力的去完成,接着,他们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他们的心里是多么的高兴呀!比如我们班的马韵雅、徐锴和曹意昊的毛笔字就得到了我们班的一致好评!张家勤、黄佳程、李百康、曹意昊、马韵雅和我的巧手绘祖国感觉也挺好。还有就是这些优点卡,让我们看到了同学眼中的自已、老师眼中的自已、家长眼中的自已和自已眼中的好老师。收到这些“礼物”的同学心里该是多么的幸福和快乐呀!
再让我们来听听老师眼中的同学。最近,我们班的徐璐璐和王懿同学的英语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总而言之,我们班在赏识节的活动中取得了一些成绩,虽然进步不大,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赏识的教育下,我们的进步是会越来越大的。
最后,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同学眼中的自已。在写给同学的优点卡中,我写的是陈绮雯同学,她不仅是我们班的语文课代表,还是我们班的学习委员呢!她在学习上,对自已一向要求严格,上课认真,积极发言。在当语文课代表时,她总是认真负责的收发好作业本,是语文老师的小助手。我们的英语课代表——缪悦,她的英语水平在我们班可是一流的。所以选她当英语课代表我们班是一致通过的。再看看我们的数学课代表,那就是我,我对数学的奥数很感兴趣,所以才被选为数学课代表的。
什么是赏识?赏识是一种发自内的赞扬和欣赏,欣赏同学的优点、父母的优点、老师的优点、并且也接纳他们的缺点。“多点灯,少挖坑”倡导成长的快乐和喜悦。我喜欢我们学校的“赏识节”!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