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生写作 > 记叙文

有趣的实验记叙文

时间:2025-03-13 09:55:36
有趣的实验记叙文合集15篇

有趣的实验记叙文合集15篇

相信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尤其是占有重要地位的记叙文,记叙文要写清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六要素“。我们要怎么去写这类型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趣的实验记叙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趣的实验记叙文1

看书上介绍,热气能让塑料口袋飞起来,于是我想验证一下。

做这个实验很简单,原材料只需要一个稍大的保鲜袋、一盏酒精灯、一张卡纸、一卷双面胶和一把剪刀就可以了。

万事俱备,小实验开始喽!第一步:把准备好的卡纸卷成小筒,用双面胶粘好,再在纸筒上剪一些小洞;第二步:把酒精灯点燃。因为我是第一次使用火,弄了好半天都没把火点燃,妈妈说:“不要急,慢慢来。”最终,在妈妈的鼓励下,我自己点燃了酒精灯;第三步:把点燃的酒精灯迅速放进做好的纸筒里;第四步:把保鲜袋套在纸筒上。这一步我一个人不好操作,所以请求妈妈帮忙,我拉住袋子的上端,妈妈提着袋子的下端,两个人一起把袋子往纸筒上一套,搞定。

看着保鲜袋越来越鼓,我和妈妈松开手,等待奇迹发生。慢慢地,慢慢地,保鲜袋渐渐升起,越飘越高,它竟然真的飞了上去。我好开心呀!

后来我知道了这个实验的原理:保鲜袋是通过加热的空气飞起来的。当空气被加热和膨胀时,比重变轻就慢慢升起来了。这次实验可真有趣呀!

有趣的实验记叙文2

今天,我们做了一项十分有趣的实验。

上课了,老师宣布实验开始!一下子,班上热闹了起来,三五一群。“快点接电路!快点排‘正极’和‘负极’!“快,快!”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嚷着。

我自己一人做,难免显得有些手忙脚乱。我先按着正、负两级相间隔的方法,把电池排列好,把两头接上电线,让电灯泡连上电池,“滋”一声,我的手上一阵灼热,同时,灯泡也亮了,直照得我的抽屉发亮

“好厉害!”“哇酷!”我寻声走去,“啊!”原来周易正在用自制的电锯——其实是在旋马达上插了一个圆形齿轮,一接电,就可以锯东西了!“咝咝”周易用齿轮飞快地切断一张纸

“轰轰呜——呜”“大白天的,谁的摩托车在响?”我叫道。陈文斌笑眯眯地对我说顺手打了个响指。“这?怎么可能?”只看他把一次性杯子插在旋马达上。我说:“这个千奇百怪的东西可以发出摩托的马达声?”“怎么,不信?”他看出了我的心思,电源一接,“呜——呜”的“摩托”声回荡在教室里。“哦,你用的是空气共振的原理啊!不简单!看来你还花了不少功夫啊!”说着,我俩都笑了

真是一趟有趣的科学课,真是一次有趣的实验!

有趣的实验记叙文3

星期六,我正在读课外书,发现书上写着盲人能识黑白罐,我想盲人没有眼睛,怎么来识黑白罐呢?我决定亲自做个实验。

傍晚,我准备了黑、白两只铁罐,然后用红布蒙上眼睛。我伸出手一摸,一点感觉也没有。根本不知道哪个是白罐,哪个是黑罐。

为了证明书上的说法是正确的,我又试了一遍,还是没有感觉。我只好请来爸爸,爸爸笑着说:“明天我们一起试试。”

第二天,爸爸让我把铁罐拿到阳台上,我一脸疑惑,爸爸神秘地说:“一会儿我们一起试试。”

阳光下,爸爸放好铁罐,然后蒙上眼睛,大约过了五分钟,爸爸让我用手分别去擦两只罐子。咦?怎么一个烫一个不烫呢?“爸爸,怎么回事呀!”我好奇的问。爸爸说:“你把布拿开自己看一下吧!”

我急忙拿掉布,一看,发烫是黑罐。两只罐同时放在阳光下晒,为什么两只罐子不一样烫呢?我苦思不得其解。爸爸见我一头雾水便耐心地讲解起来。

原来,黑色和白色光线的吸收量不同,黑色能吸收阳光中的所有光线,而白色却反射了所有光线。怪不得呢!我恍然大悟。因为黑罐子是黑色的,所以便比白罐子更容易受热。

怪不得夏天人们喜欢穿白色的衣服,是因为它能反射阳光中更多的光线,不至于感觉太热。冬天若穿深颜色的衣服,你就不会感觉太冷。

其实,只要悉心观察,仔细观察,生活中一定会有更多我们不知道的奥秘。

有趣的实验记叙文4

今天,杨老师给我们做了有趣的实验——鸡蛋的沉浮。

上课了,杨老师神秘地从袋子里取出了两个鸡蛋、两个玻璃杯、一袋盐和一个勺子。在同学们期待的眼光下,实验终于开始了。

杨老师先往一号、二号两个玻璃杯里装满纯净水,然后将鸡蛋分别放入两杯水中,这时的鸡蛋就像潜水健儿一样跳进水中,安然躺在水底。这时,杨老师在二号杯子里不断加入食盐,奇迹发生………这时的鸡蛋宝宝就像睡美人从梦中醒来一样,揉眼睛,伸展懒惰的腰,稍微向上移动!同学们的眼睛圆圆的,大大的,直直地盯着二号杯子,害怕错过见证奇迹的瞬间!慢慢地,慢慢地,鸡蛋浮出水面。突然,教室沸腾起来,同学们同声尖叫,但很快又安静下来,我们的心里充满了疑问。为什么鸡蛋会浮起来?杨老师似乎看穿了同学们的心,语言重心长说:“我们在水中加盐时,水的密度发生了变化,盐水的密度比鸡蛋的密度大的话,鸡蛋就会浮起来。所以我们看到二号杯子里的鸡蛋宝宝浮起来了。”听了杨老师的话,同学们有想法点头。

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浮力,接下来,杨老师给我们打了一个有趣的游戏。赖奕帆同学扮演鸡蛋,杨老师扮演纯净水,这时的赖奕帆被杨老师紧紧抱住,她用九牛二虎的力量也逃不掉杨老师,杨老师又让几个同学扮演盐,在这几个同学的共同帮助下,赖奕帆同学迅速逃脱了。啊……原来如此,同学们同声说。通过这个游戏,我也找到了物体能否浮在水中取决于密度的答案。在清水中加入盐后,清水变成盐水,盐水的密度比鸡蛋的密度大时,鸡蛋的浮力比重力大,鸡蛋顺理成章地被“托”托。

这次实验很有趣!通过这次实验,我明白了盐水的密度大于纯水的密度,二是我们在生活中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大胆实验,可以从周围获得更多的科学道理。

有趣的实验记叙文5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今天太阳公公神秘地躲到云层里了。

大童老师也奇怪,她神秘兮兮地走进教室问:“让纸屑跳舞,你们相信吗?”

同学们大喊大叫,有的说“信”,有的说“不信”。那声音啊,一阵高过一阵,顿时教室成了菜市场。

“是或不是,都要让实验来说话。”童老师慢条斯理地说。于是,童老师开始教步骤啦,首先,把白纸撕成小纸屑,不过小纸屑一定要很碎,然后再用一支塑料笔在头发上反复摩擦,两分钟后,立刻放在小纸屑上,让纸屑跳起舞来。

“现在知道了吧?”童老师话音刚落,同学们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

“突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眨眼的功夫,我的面前堆成了一座“小雪山”。接着,我用塑料笔快速地在头发上反复摩擦,天啊!我的头发痛死了,我一边摩擦,一边想我的头发会不会掉下来?如果掉下来了,呜――太惨了。最后摩擦了两分钟,我以地铁的速度把塑料笔放在“小雪山”上。后果会怎样呢?

奇迹发生了,小纸屑像被 ……此处隐藏2497个字……人心的实验啦。首先我把瓶子剪成两半,我只需要带着盖子的那一半,接着用锥子在瓶盖上打了个洞。再把一根吸管剪成两根3厘米长的小段,然后把它们插进另一根长吸管里,再用热熔枪把三根吸管接口固定。结果我却把三个吸管的口直接粘闭上了,气流根本就出不来。

刚开始就失败了,这让我有点气馁。我正打算放弃的时候,妈妈鼓励我说:“昊明,不要急,我们一起找出原因,再重新来一遍,一定可以成功的。”妈妈的话让我慢慢地找回了信心。

我仔细地研究失败的原因。原来是长吸管的口太小了,无法同时接纳两根小吸管口。于是我灵机一动跟妈妈说:“可以用牛奶的吸管试试呀。”于是,我们就拿了牛奶的吸管重新做了起来。这一次很成功,一下子就把三根吸管连接起来了。

接着我再把两个充当肺的小气球分别绑在两根小吸管上,让长吸管穿过打了洞的瓶盖,再把瓶盖拧紧,最后用半个气球套在瓶子的底部。就这样,人体肺部的模型就已经完成了。

我轻轻拉底部气球时,两个绑在吸管上的气球会随着气流一张一合,就像人体里的肺在活动一样,实验终于成功了!

看着这个小小的实验品,我百感交集。这个实验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看似简单的事情也必须要认真才能做得更好。

有趣的实验记叙文12

在放假期间,我和哥哥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我给实验去了一个名字,叫:“狸猫换太子”。接下来就和我一起看看做实验的过程吧!

实验前,我准备好了材料:一颗生鸡蛋、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和一杯白醋。实验开始了,我把事先准备好的材料拿了出来。我先把生鸡蛋放进透明的杯子里,然后加白醋,直到白醋没过鸡蛋。这时,我看到鸡蛋表壳冒出许多小泡泡,密密麻麻买的。更告诉我,这是因为鸡蛋壳里含有碳酸钙,醋里有醋酸,两者在一起就会产生化学反应。接下来,我们开始观察鸡蛋的变化。浸泡后的第一天,我看到了鸡蛋壳表面保护膜的脱落,而且还产生了大量的泡沫。第二天,我发现白醋变清,泡沫大量减少了,原来的蛋壳已经不见了。我用手轻轻摸了下鸡蛋,QQ弹弹的。放在桌上,就像弹力球一样,好玩极了!我忍不住把鸡蛋拿起来,用清水冲洗了一下,然后用一只手托举着它,另一只手拿着手电筒朝鸡蛋照过去,我惊奇的发现鸡蛋竟然是半透明的,就像一颗大大的夜明珠!这时,哥哥又告诉我可以往鸡蛋身上洒荧光液,会使鸡蛋更闪。听完哥哥的话,我照着做果然成功了,真神奇,鸡蛋变成会闪光的夜明珠啦!

原来,生活中的小科学还真不少,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能得到让我们惊喜不已的收获!正如英国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所说:真理的大海,让未发现的一切事物躺卧在我眼前,任我去探寻。

有趣的实验记叙文13

上一次,我们班在科学教室里进行了一个有趣的科学小实验。

实验规则是:把一枚二分的硬币放在勺子上,把勺子上的二分硬币放在装有一半水的水槽上,保证二分硬币不沉入水底中。

这个实验对我们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难度真是相当的高啊,可是,老师却不紧不慢地说:“只要肯动脑筋思考就能成功。”这话我们虽然听了有些疑问,可我们却总想去尝试一下。实验开始了,大家都急急忙忙的,我们却不像老师说的那么爱思考,男生李明轩说:“我们应该听老师的话,要不然,吃亏在眼前呢!”说完,他开始慢慢站起来,开始做试验了。他先把勺子上的两分硬币放入水中,手腕一垂下,把两份硬币向水一沾,再把二分硬币一浮,然后,把勺子一抽,最后,他成功了。我们赶快举手鼓掌说:“老师,李明轩成功了!”当时,我们全班都沸腾起来了,老师高兴地说:“看,这个同学找到技巧了吧

这时我心里想: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凡事要学会思考,同事让我们验证了一句话:“不听老师言,吃亏在眼前” 。

我喜欢实验,更爱科学。

有趣的实验记叙文14

上课铃一响,毛老师就捧着一大堆器材走进教室,大伙儿看到老师手里的东西,有的兴奋,有的疑惑……老师要干啥呀?

老师走上讲台,拿出一个小铜球和一个小铁环。小铜球整体来看像个小鱼竿,金属柄上有一个蓝色橡胶套,柄头有一个细铁链,它的末端吊着一个“小胖子”。铁环也有一个手柄,环直径大约3厘米,像一个吹泡泡的工具。

老师拿起它们,对准以后一连穿梭四五次,都轻松自如。

老师又拿出酒精灯,打开了它,只见紫蓝色内焰外有着橙黄色外焰,如同一个穿着橙黄色外衣和紫蓝色裙子的小姑娘在不停地跳舞。老师先把小铜球放在内焰上,同学们齐声惊呼:“错了,应该放在外焰上。”老师问:“为什么呀?”这时卢可辛说:“内焰温度低,燃烧不够快,外焰温度高,应该放在外焰上。”老师把小铜球放在外焰上,只见它底部变黑,身子变大,好像小火焰和小胖子一起出去玩,可小火焰不小心把他的裤子弄脏了,为了向小胖子道歉,就请他吃饭,所以他就越来越胖。

老师把小铜球和铁环又穿梭一遍,可这次铜球安安稳稳地坐在铁环上,进不了“家门”。老师说“这是热胀!”

老师又把它放入水中,只听“呲”的一声,一缕白烟腾空而上,周围也涌出一些气泡……过了大概3分钟,老师把它拿出来,和铁环又穿梭一下,又是自如的了。老师说“这就是冷缩,看来我们实验成功!”

实在是太神奇了。正如伽利略所说:“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和实验中得来。”我们一定要多观察。其实,热胀冷缩的原理已用在生活中,比如水泥路,每隔一小段都切一下,防止夏天或冬天时地面崩裂。同学们也可以到城市中去寻找哦!

有趣的实验记叙文15

今天,在作文课上,老师拿来两盒鸡蛋,同学们的目光瞬间聚集到这些鸡蛋上。

老师问到:“这两盒鸡蛋,如果不让你用手摸,你认为哪盒是熟的,哪盒是生的?”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自己的看法,意见都不统一。

接下来,老师拿来一袋盐和一个装了清水的透明杯子。只见老师拿起一个鸡蛋,放入水中,鸡蛋慢慢沉到了水底。老师开始往水里加盐,一边加一边用小棍搅拌,大家都目不转睛地盯着,生怕错过了哪个环节。有的同学还叽叽喳喳地议论着。盐越来越多,水变得越来越浑浊了,鸡蛋就像一个小气球一样渐渐网上浮,终于,它露出了一个小脑袋。同学们都惊讶地叫着:“浮起来啦,浮起来啦!”大家争着用手指轻轻一点,鸡蛋沉了下去,又马上浮了出来。我舔了一下手指,“呀,好咸呀!”我不禁喊道。这会再看杯底,沉淀了厚厚一层盐。透过杯子看,鸡蛋圆圆的,真像个小气球。

我们把它拿出来,往碗里一打,啊,是个生鸡蛋,金黄的蛋黄,圆圆的,像个小太阳,令人看了心里暖暖的。

生的鸡蛋能浮起来,那么熟鸡蛋可不可以浮起来呢?于是我们将一个熟鸡蛋放入盐水中,还没等我们搅拌,它就浮起来了,而且比生鸡蛋浮得还高。

接下来我们分成两组做实验,一组往水里加糖,另一组往水里加油。我们组加糖,加了好多后鸡蛋还是纹丝不动。老师让我们耐心搅拌,让水底的糖被水溶解,鸡蛋终于渐渐往上浮,大家不禁鼓掌欢呼,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我看到加油的那组实验结果也出来了,水面上浮着黄色的油脂,鸡蛋还沉在水底。我们终于用事实证明了往水里加糖也可以增加水的浮力。

这次实验的材料都是家里常见的,可见科学就源于我们的生活,只要我们善于探索,就会有收获。

《有趣的实验记叙文合集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