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生写作 > 教学计划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时间:2025-03-13 09:54:36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为此需要好好地写一份计划了。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六年级音乐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学计划1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1、本学期任六年级三个班的音乐课,每个班级都有将近50名学生,对艺术课来说,大班的众多人数给课堂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大部分男生已经进入变声期,使得他们不愿意唱歌。并且由于青春叛逆期的到来,学习任务的加重,许多学生有了较强的个人观念,和自己的审美趋向,认为教材歌曲不好听。其中一部分学生是外面接触过多流行音乐,对教材歌曲不喜欢的。另一部分是课外也不接触任何音乐,对课内音乐也不感冒的。而女生到了这一时期也变得很沉静,不像中低段时热衷于主动参与,特别是不愿意个体参与。

3、三个班中六(2)、六(3)班学生上课积极性相对较高,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能力也很强;六(1)班课堂纪律不错,不过对音乐不太有热情的学生也是他们班多些。

二、 教 材 分 析

(一)十一册各单元主题及组成内容

1、《同一首歌》

2、《草原牧歌》

3、《多彩的美洲 》

4、《芬芳茉莉》

5、《神奇的童话 》

6、《劳动的歌》

(二)本册表演曲目的特点解读

1、曲目减少:全册表演歌曲共9首,表演曲目与五年级相比有所减少。

2、以民歌为主:9首作品中有3首外国作品,5首中国民歌作品,还有一首中国现代作品。从比例来讲,更侧重于通过各种中外民歌的学唱来感受中外民歌的风格特点。

3、合唱曲目:9首歌曲中合唱占4首,这样的比例,与五年级相比,大大减少。

(三)各单元欣赏曲目的特点解读

从这一册的欣赏作品来看,知识重点是民歌,包括中国和外国的。编者在这一册里面要践行音乐新课程十大理念中的“弘扬民族音乐”和“理解多元文化”两大理念。要求教师自身对中外民歌的知识要有一定的储备。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现在一般都十三、四岁了,心理都趋向成熟,他们的感知、理解能力更加丰富,对抽象事物思考也会加强,但在想象力上或许有所减弱,换句话讲,他们的表达方式与中低段有明显区别,他们更希望在小范围内讨论。所以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应该在语言方面有所改变,可以一种成人式或直接式的对话提问,而且语言中要不时的加入幽默的成份。

三、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是六年级下册,本册教材的内容都明显的很有深度,共有六个单元。

第一单元 爱满人间

第二单元 学曲艺

第三单元 古曲新韵

第四单元 五十六朵花

第五单元 歌剧之窗

第六单元 告别时刻

四、教学目标:

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参与音乐活动。

(2)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

(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4)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

五、教学内容:

1、歌唱部分:

本学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唱歌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轮唱、独唱、小组唱等。

(1)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

(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

(4)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2、基本知识部分:

(1)认识变音记号:升记号、还原记号,知道其作用。

(2)理解3/8、6/8拍号的含义。懂得六拍子的强弱规律,学习其指挥图式。

(3)学习三连音,切分音;认识速度标记;认识保持音记号。

3、欣赏部分:

上好欣赏课,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学生。上欣赏课的同时,认真介绍民族乐器的“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欣赏方面,大多数学生图个热闹,而对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学生不知道音乐美在哪,就很难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情绪,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需要学生先熟旋律,再作欣赏。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学计划3

本册教材有歌曲十课,每课还包括“音乐欣赏”、“器乐”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本册教材内容有: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习和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器乐、律动、创编等。

教学目标:

1、演唱歌曲:学习用正确的口形歌唱,咬字吐字清晰。学习正确的呼吸及连音演唱方法,能够很好的表现歌曲的情感。

2、欣赏歌曲:欣赏优秀的歌曲、乐曲、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感受音乐的不同情绪。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的感染和鼓舞学生。

3、器乐:认识各种打击乐器,并学会正确的演奏方法,逐渐培养儿童的音乐创造力和协作能力。

4、律动:要求学生配合音乐,跟老师示范,在技能训练上,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

5、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

6、学会课本上的全部歌曲,通过歌曲的演唱,使学生更加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爱科学、爱科学、爱大自然、爱生活。

7、学会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在学习中能灵活运用,并能随着音乐做即兴表演。

教学重点

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创造思维。

教学难点

审美情操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合作精神的能力。

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认真学习音乐教学大纲,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此处隐藏13148个字……器乐训练 2

18 期末测试 2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学计划14

教材分析:六年级第一学期音乐课教材共两本(其中,线谱版一本,简谱版一本)。其内容归纳如下:

一.歌曲演唱:十六首歌曲,线谱版七首,简谱版七首。选用教材八首。

二.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包括:

(1)一个升降号的调

(2)波音记号

(3)切分音、三连音节奏;

(4)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性及常用速度记号;

三.音乐欣赏主要以介绍民族器乐乐队为主要内容其中:

(1)拉弦乐器介绍二胡为主,欣赏《光明行》

(2)拨弦乐器以介绍琵琶为主并欣赏《草原放牧》

四.器乐学习:葫芦丝吹奏的内容主要以学会吹奏C大调音阶及《竹林深处》

学生分析:六年级学生经过五年音乐课的学习,掌握的五线谱及简谱的基本知识。会视唱简单的五线谱及简谱乐谱。学会了基本拍号的意义,基本节奏包括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前八后十六、前十六后八、附点等节奏;歌曲演唱养成了良好的呼吸习惯和吐字习惯,合唱水平较高;有一定的欣赏能力和分析作品的能力;口琴能吹奏 C大调音阶。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浓厚。

根据音乐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每周详细教学计划如下:

周次 节次 授课内容 准备教具

一 1 歌曲《红领巾之歌》 VCD

二 1 葫芦丝《竹林深处》 乐谱及欣赏音乐

三 1 铜管乐欣赏以及《轻骑兵序曲》 视频,乐器介绍网页

四 1 三声部合唱歌曲《乡间小路》

五 1 同上 录音带

六 葫芦丝《竹林深处》 自制课件,

七 1 欣赏《春节序曲》 自制课件

八 1 歌曲《乡间小路》 音带

九 1 期中抽查 2 同上

十 1 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 音响资料

十一 1 2 葫芦丝《竹林深处》

十二 1 管乐欣赏课 2

十三 合唱《校歌》 1 歌曲《校歌》 2 自制课件

十六 1 葫芦丝《竹林深处》

十七 复习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学计划15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已经过系统的教学,打下了扎实基础,只有一小部分学生乐理知识掌握的不错,唱歌的状态,音色也很优美。这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但又由于自身的条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提高,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底子薄、基础差,对音乐又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是很好。其中还有一部分学生唱歌音准不佳,连音乐知识、音乐技能、视谱都不会。这些学生对音乐课虽感兴趣,但总是不遵守纪律,所以不仅自己学不好,而且影响大家的学习。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这些学生学习音乐,爱好音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鼓励多表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感情。

二、教材内容简要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本册教学主要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了解秧歌、长调、短调、小调、劳动号子以及中国民歌、外国民歌的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歌曲,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会二部合唱,做到声部间的和谐,均衡,看得懂简单的指挥手势。通过欣赏,了解多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认识了解音乐家刘炽、普契尼、迪卡斯和他们的作品。通过乐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与方法,培养一定的齐奏、合奏及伴奏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4、质量目标:通过学习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掌握简单的视谱能力,能够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各单元具体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七彩桥

1、初步理解音乐艺术在思想情感的表达及世界文化交流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2、创造性的表现歌曲

3、理解一些关于外音乐文化

4、学习用竖笛吹奏《茉莉花》

第二单元友邻多佳音

1、能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

2、能演唱其中部分歌曲和乐曲的旋律

第三单元北国豪情

1、能自主参与各项音乐活动,感受北方民歌的基本特色

2、学着用秧歌步和着音乐的节奏

第四单元丝竹流韵

1、能自主参与各项音乐活动,感受江南音乐的风格特色

2、能较准确地表现出八三拍、四二拍等节奏的特点

3、能积极、有序地参与音乐表演,表演大胆、投入

第五单元连绵白桦林

1、了解东欧的音乐文化,感受音乐形式的特点和魅力

2、扩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3、能找出音乐旋律走向的规律,并运用已有知识进行简单的节奏、旋律创编

第六单元彼岸新潮声

1、在欣赏、演唱、演奏等多种音乐活动中,感受多元、融洽的北美音乐的风格特色

2、了解蓝调的相关知识

3、能积极参与节奏听辨活动

五、教学进度安排表

(略)

六、主要教学措施

第一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在学唱歌曲时能够运用已学过的音乐知识,创造性地表现歌曲,通过“采集与分享”活动,增强收集信息、查找资料的能力,并能在信息交流中了解到一些有关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知识。第二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熟悉具有代表性的亚洲歌、乐曲的主题,体会它们各自具有的鲜明的民族特点,能演唱、吹奏其中的部分歌曲和乐曲的旋律,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表现自己对邻国音乐风格的感受与理解。第三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北方民歌的独特风格和韵味,并试着通过南、北方小调的对比,加深对北方民歌的认识,同时学会用秧歌步和着歌曲的节奏,参与“跑旱船”的表演,体验北国人民喜庆的心情。第四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能在演唱过程中准确把握歌曲中休止符、一字多音、附点节奏等难点,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能较准确地表现出八三拍、四二拍等节拍特点。第五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能在音乐作品中找出音乐旋律走向的规律,并运用已有知识进行简单的节奏、旋律创编,能根据作品的结构,为作品的不同段落选择不同打击乐器的伴奏形式。第六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在欣赏、演唱、演奏等多种音乐活动中,感受多元、融合的北美音乐的风格特点,了解黑人历史和美国音乐发展之间的关系。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学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