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生写作 > 观后感

中国机长观后感

时间:2025-03-13 09:51:13
中国机长观后感汇编15篇

中国机长观后感汇编15篇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机长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机长观后感1

假期期间,观看了《中国机长》这部影片,从中感受到了机长和乘务员的责任与担当。

这是一架飞往拉萨的飞机,出发前一片祥和。当飞机飞行到途中时,危险也即将来临,驾驶室的前方的挡风玻璃破碎了,一瞬间机舱中的气压升高,此时,另外一位机长,一下子被刮到了挡风玻璃外。看到高空中的风疯狂地在吹着,但是这位机长依旧坚持着,机舱中的100多名游客和几名乘务员也因飞机不稳而受着颠簸。面对这种情形,此时飞机下方都是海拔比较低的地方,不可能降落,因此他们选择了较近的成都机场选择备降。

机长们忍受着高空的恶略条件,机长一直在坚持,而游客们也因为自己的生命收到威胁而不停地在吵闹。此时一名乘务员说:“我们也有家人,他们也在家等待着我们。”再加上一名老兵的安慰,大家的情绪才得以平复。但是在飞往成都时,不幸的事情又发生了,前方有恶劣天气,影响飞行,在反反复复转了几圈之后,最终在云层之间有空隙的时候,机长选择飞过去,他就是在等待这个机会。在塔台的工作人员也时刻关注着他们,尽可能的为这架飞机提供服务。最终他们安全的备降到了成都机场,在飞机将要停止的时候,机长说了一句:“我们要到跑道的尽头,不能影响其他航班的飞行。”当自己处于危险时,还不忘他人,这种精神是多么宝贵呀!

他们在危险的时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肩负着将游客安全送达目的地的使命,这是他们身上的宝贵之处,这就是中国机长。

中国机长观后感2

在假期里我和弟弟、妈妈一起去看电影《中国机长》,我觉得这部电影非常震撼。

这是重庆飞往拉萨的3u8633客机上发生的真实故事。

看完电影我才知道一架飞机的正常起飞有那么多准备工作,首先是机长,吹口气测一下是否喝酒,了解航线的天气,还有空乘先检查仪态、外表、指甲……再说飞机每一寸都要安检,最后是乘客上飞机。当飞机飞到正常飞行时两个机长聊天时突然发现前挡风玻璃出现一道裂痕接着瞬间玻璃碎了,副机长半个身子已飞到窗外,在这危机时刻机长一只手拽着副机长,一手操作飞机拼命想让飞机恢复正常,可是飞机在不断的抖动不听使唤,乘客一个个非常的恐慌,担心会出意外。乘务长安抚所有乘客—请相信我们是专业的,请相信我们的机长一定回把大家安全带回地面的。大家都带上呼吸面罩,带上安全带,在跟地面不能正常联系还要克服强大的气流……快要降落了,机长开始放轮了,但是速度太快停机坪不够长副机长把刹车踩到底,轮子都磨破了,当飞机顺利停好,大家都很激动,临走所有乘客要当面谢谢机长。

电影看完惊心动魄,向机长致敬,向全体机组人员致敬。

中国机长观后感3

20xx年5月14日,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在空中发生了重大事故,但却没有一个人死亡,这个奇迹般的事件被拍成了刚刚上映的电影《中国机长》。

电影《中国机长》讲述的是3U8633航班从重庆飞往拉萨的空中发生了重大危险事故的故事。在飞行途中,飞机遇到强烈气流后,前挡风玻璃碎裂开来,副机长被吸出了窗外。飞机开始剧烈颠簸,客舱也因为失压出现缺氧。乘客十分惊恐,场面非常混乱。

这时,刘传建机长并没有慌张,因为他曾经当过空军开过轰炸机。虽然驾驶舱严重缺氧,温度也下降到零下四十多度,但刘机长仍然冷静地一只手拉着副机长,另一只手艰难地操控着飞机返航。飞机飞过了高高的雪山,跨越了空军管制空域,穿过了危机四伏的雷暴云团……最后负重降落在成都机场,全体飞行员用尽全力将刹车失灵的飞机稳稳地停在了跑道尽头,全机119人全部安全获救。

电影里有两句经典的对话。第一句是,“当你认为没有错误的时候,错就一定会来找你。”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你在某件事情上经验丰富,也不要盲目自信,大意往往会导致错误发生。第二句是,“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这句话提醒我们:要珍惜自己和所有人的生命,要遵守各种规章,学习和生活才会有条理,否则就会到处一片混乱。还要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这样生命才有价值。

《中国机长》这部电影真是太好看了,你们觉得呢?

中国机长观后感4

今天我看了《中国机长》。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全体乘客有119人,机长加上空乘人员有9人,这些人因为机头窗户的破碎,导致该飞机从9800多米的高度下降到不到3000多米的高度。无论是乘客还是机长都带上了氧气面罩。而且前面已有一团打闪电的云层,从外面看的闪电都是紫色的,机场领导问:“能开过去吗?”工作人员说:“不能,如果开进去就等于进了搅拌机了。”机场领导又问:“能绕开飞吗?”工作人员说:“不能。”机场领导说:“只能看机长了!”

机长把飞机开进了云层里,里面到处都是紫色的闪电。听专家说,里面是暴雷区,那里到处电闪雷鸣。一个个闪电直劈向飞机上来,但机长都给避开了。全部的雷电都没有打中。可快出来的时候又遇见了罕见的大冰雹。机长勇斗严寒把飞机给开了出来。

我觉得当时很危险,机长不但要开好飞机,又要把副机长救回来。这是因为副机长半个身子被气流吹到了外面。所以我认为机长很勇敢,开飞机的水平很高。

我通过看中国机长认识到: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还要遇险保持清醒,临危不惧,做一个中国机长式的人。

中国机长观后感5

今天下午,我和爸爸妈妈去电影院看《中国机长》。

中国机长讲的是有119位乘客坐上四川航空飞机要从重庆去拉萨,在半路中副机长面前的挡风玻璃突然出现裂缝,然后破碎了,副机长差点被吸出飞机外面了,幸好机长拉了他一把。

可是这时副机长的手,眼睛都受了伤,手被划出了一个深深的划痕,眼睛肿了一直都睁不开。

好不容易机长把副机长拉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没过多久又遇到了风暴云加打雷闪电。

这时机长在想,我必须带着119位乘客去拉萨,我得冲过去。可是,冲过去的时候又下了冰雹雨,高空中没有氧气,气温又非常低,他们带了氧气罩,后备机长给机长摩擦手臂,防止机长的手臂冻僵。

机长凭借着他的毅力,带领119位乘客穿过气流,穿出气流后遇见了高山,在差点撞到的那一刻,机长把飞机往上飞,化险为夷,最终把乘客们安全带到了拉萨。

乘客们都庆幸自己还活着,而机长也能回家给闺女过生日去了。

看完之后,我的'感觉是,以后坐飞机遇到危险的时候一定要听飞行乘务员的指令,遇到气流颠簸的时候不能下座位,在飞机上看手机的时候要调飞行模式,要扣安全带。

中国机长观后感6

中国70岁了,伴随着祖国生日的不仅有盛大的庆宴,还有专门献给祖国的三大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和《攀登者》我们就看了其 ……此处隐藏1312个字……怀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思考过去,幻想未来。我想,最好的事情,莫过于珍惜现在,因为下一秒真的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中国机长观后感10

什么是英雄?也许很多人都会想到电影里那些拥有超能力的英雄。其实,英雄就在我们身边,《中国机长》中的刘传建就是其中一位。

20xx年5月14日,从重庆飞往拉萨的川航3U8633航班一如既往飞向青藏高原。在9800米的高空中,驾驶舱右侧的挡风玻璃忽然破裂。能击穿耳膜的狂风迎面而来,气温骤降到零下40摄氏度,人类根本无法生存,况且,机长和副驾驶员穿着单薄。“冷风如利刃,凛凛狂风折”,在这种危机下,机长从容不迫,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将119位乘客送回重庆!即使会有生命危险!

这就是英雄,他虽不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英雄,也不是“林暗草惊冈,将军夜引弓”的英雄。他是“狂风利刃艰难险,定护生命备周全”的英雄!他在随时会被冻死,耳膜贯穿的情况下,成功创造了一个“起死回生”的奇迹!他热爱生命,永不言弃;他在多人的生命与自己的生还中,选择了群众!这就是英雄,历史的书上印有他辉煌的一个盖章。

“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对付万分之一的隐患”。111分钟的电影,119条鲜活的生命,是中国民航对生命的敬畏和执着。这就是中国机长,这就是中国坚守!

中国机长观后感11

“当你认为没有错误的时候,错就一定会来找你。”这句话是我今天看的电影《中国机长》里刘长健机长说的。

《中国机长》是一部中国拍的空难电影,而且是根据20xx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真实事件改编的,国庆上映期间它的票房暴涨。

内容大致是这样:一架四川航班从四川重庆飞往拉萨的途中在万米高空突遇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座舱释压的极端罕见险情。事发时机舱内一片混乱,还有乘客闹事,还好乘务长临危不乱,用她的专业在机舱内安抚大家稳定民心,尽管她当时也很害怕,但她依然担起自己的责任。副驾驶员在右风挡爆裂瞬间被吸出窗外,身上脸上都受了伤,机长一只手开飞机一只手抓住副驾驶员,在第二机长赶到时才把他拉回来。

在生死关头机长沉着冷静,在困难重重下急中生智利用云体分裂时紧急冲出云团,他给自己的任务就是要把飞机上119名乘客、9名机组人员安全送回地面。

看完这部电影我心生敬佩,敬佩机长他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敬畏规章的精神,要学习他遇事冷静、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

中国机长观后感12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去电影院观看《中国机长》,听着名字就令人自豪。

飞机在四姑娘山边上的地方,突然右挡风玻璃出现了一个受力点,副机长马上向控制室报告。紧接着,右挡风玻璃爆了,副机长上半身飞了出去,还好下半身被安全带紧紧扣住。机长当机立断右手抓住副机长,左手操控飞机操作台,飞机失去平衡左右摇晃,在机长的机智勇敢、临危不乱地正确应对下,飞机渐渐平稳,减少了摇晃,机上一百一十九名乘客安全着陆了。我佩服机长在面对危机时刻,能保持镇定,做出正确的判断,挽救了机上所有人的性命。

相比与在危险来临之际乘客们的反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位乘客不听乘务员劝阻,跑向机长室,飞机的颠簸摇晃让他倒下了,还有一乘客大声呼叫:我不想死,我想回家……我觉得这些乘客就是恐惧的传播者,他们的行为影响着所有的乘客,大家惊慌、害怕、呼喊,乱成一团。

在这生死攸关时刻,机长超高的素质、果断的执行力、过硬的技术,成功得赢得了生命,创造了世界上的一个民航奇迹。

中国机长观后感13

四星送给前80分钟的剧情。毕竟是根据川航事件改编的片子,整部电影3/4剧情紧凑、情节基本有真实感(除了穿越雷暴云那段)。

可能也是因为知道后面有剧情转折的关系,我全程几乎是攥着拳头揪着心屏着气看完前80分钟,直到飞机安全落地。出影院只觉得,尼玛好累啊!

四星送给张涵予和袁泉这样的演员。甫一出场,人物就立住了,那种淡定的气质,会让你相信,这是在面对意外状况时能带你走出困境的人。尤其是袁泉,全场高光时刻,她说着“我们也是儿子、女儿,爸爸、妈妈”那段词的时候,我都忍不住要落泪了。

当然,作为上头姐妹,小李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整个管制中心、塔台的淡定,以及听到8633安全降落后简单一声叹气后继续指挥航线的片段,很喜欢。我觉得杨颖的客串并没有传言中那么尬,关晓彤这条线的确是没懂。

虽然片子后1/4有明显注水嫌疑,人物性格有铺垫但最后没交代完全。但,我真的看不懂为啥会比《我和我的祖国》这样的7片段MV评分低。

看完电影,有同事问:看完会害怕坐飞机吗?

答:不会。反而更加相信中国所有在专业领域的工作人员,因为看到了什么叫训练有素。

中国机长观后感14

假期里,我看了《中国机长》这部电影,这是一件真实的事件,是说一架川航的飞机,在重庆到西藏的飞行过程中,遇到强气流,驾驶舱前风挡玻璃破裂,在机组人员的带领下,飞机在成都成功迫降的故事。

我很佩服机长,他沉着冷静,在玻璃破裂副驾驶受伤的情况下,临危不乱,高空的温度非常低,还遇上了闪电和冰雹,驾驶员们只穿了一件单衣,风呼呼的刮在脸上,刮破了衣服,那么恶劣的条件,驾驶们还能使飞机安全降落,实在令人敬佩。

还有机组乘务人员也表现得非常好,在飞机严重颠簸的情况下,不明情况的乘客们开始慌乱,有的跑下座位,要冲向驾驶舱,有的大喊大叫,还有的相互祈祷、保佑,乘务人员各就各位,安抚乘客,指导大家佩戴氧气面罩,应对突然发生的状况,最终使乘客冷静下来,减少冲击带来的伤害。

看了这部影片后,我感觉机组人员都非常的勇敢,以后要学习他们的沉着冷静,临危不乱,并且他们都非常的专业,我们也要在自己的学习中更加努力,打好基础,迎接未来的挑战。

中国机长观后感15

《中国机长》上映当天,我非常有幸能到影院看首映,影院座无虚席,电影是由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的。

在飞行前几个小时,机长和其他乘务人员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他们早已知道会有恶劣的天气。可这次万万没想到这次重庆到拉萨的航班3U8633会遇到意外事故,在成都区域巡航遭遇了风暴,结果飞机的副驾驶座前风挡玻璃突然破裂,副机长一下就飞出了玻璃半个身体在空中悬着。

大家可想而之,在拉萨几千米的天空上下着雪还缺氧,温度是—40度,穿着棉袄就可以让人冻僵,更何况穿着短袖,在飞机这么快的速度下,生命危在旦夕,这样的情况机长做出来的每一个动作都非常艰难,机上199名乘客和9名机组成员命悬一线。生死攸关之际,机长和几名机组成员沉着应对,终于完成了一次史无前例的迫降。

看到这我终于把这口吐沫咽了回去,真实演绎了“敬畏生命,敬畏责任、敬畏规章”的民族精神。

这一部《中国机长》告诉了我们这不仅是生命、责任、规章最具使命的敬畏,也是对中国骄傲最好的诠释。为什么这部电影不叫XX机长……,非要叫《中国机长》,因为外国机长遇到了这种问题可能自己就跳机了,可是中国人不会,因为我们中国人有不怕牺牲,敢于担当,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

《中国机长观后感汇编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