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烈火英雄》观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烈火英雄》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烈火英雄》观后感1《烈火英雄》这部电影老实说给我带来的感触非常深刻。我之前看过一个视频,国外的消防队员和国内的消防队员进行爬墙比赛,国外的消防队员摆好梯子后一格一格慢慢爬上去,国内的消防队员摆好梯子一步跨三格两步过墙,下面有人评论说要不是比赛规定可能国内消防队员都不需要梯子。不是针对别的国家,只是看完这个视频之后我感觉到了国内消防队员的伟大,感到了祖国的伟大。
然而在看完这整部《烈火英雄》之后,我发现根本不止止是上面说的伟大那样,当警报响起时他们抓紧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十分震撼,我记得制作组特地摆了一个小细节:一个消防队员在警报响起之前正好在吃鸡腿,警报响起之后半秒没停直接去换衣服套头盔,把那个没吃好的顺手牵过来的鸡腿放在了靴子里,直接上了“战场”。
在那一群死守化学罐区的人面前没有自己的生命可言,他们也都很害怕很想家,但半步不离他们的阵地——他们的额头印着国徽,他们的脸被烈火灼烧,他们的目光沉静而坚定,他们的话语铿锵而有力。江队长即使隔着大火也要奋不顾身去转那8000圈,来回A区B区两个区八个阀门,他和另一个同志转了整整64000圈。他们的手已经面目全非,氧气罩里的氧气也消失殆尽。他们是人、他们是消防队员、他们是我们的骄傲。
郑志同志临近3个月退伍,在队伍里“混”了那么久,这次一鼓作气风光了一次。他用他的命换回了剩下那群人的命,用信仰抵挡住了熊熊烈火,死到临头还将头盔扔给了队长,双手拍着身上的火,视线逐渐模糊。他牺牲了,光荣而骄傲的,牺牲了。
有一个镜头写的是队长在胜利之后将一个鸡腿放在郑志同志的头盔下,然后引了一段回忆。那个时候带给我的是数不尽的感动,但我快抑制不住的泪水却被身后几个同学的一句玩笑话给咽了回去,他们玩着梗说着“真相”“人都没了为什么还要放鸡腿”并且对死去的江同志说“你才输了”。那个时候带给我不是惊讶,而是生气,很想走到后面打醒他们,告诉他们生命是多可贵,他们开的玩笑是有多令人唾弃。
一次可以忍,两次可以忍,可是以后谁来忍,那些三观会伴随着他们的成长消失吗?谁又来正确的给予他们引导?香港愤青前几天那件事我相信很多人都已经知道了,我国的很多爱国人士也都反过去跟那些愤青作对。因为我们爱国,就像消防队员爱国一样。虽然有点写跑题,但是我在这里想郑重的说一句——祖国永远不会倒下。
消防队员,您们辛苦了,火你们来救,剩下的我们其他人来救。祖国,全中国人都应该一起守护!
“生而为人必须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大国的崛起必要万众齐心。”
《烈火英雄》观后感2影片开始之前拿到这包写着“别哭”二字的纸巾,还在暗想自己“身经百战”,应该不会轻易流泪,没想到最后几乎是饱含热泪看完整场。
这部改编自纪实文学《最深的水是泪水》的电影是几千名曾经参与救援的消防官兵们亲身经历的实录,电影单刀直入主题,两个小时讲述了一场大火带来的灾难。场景均为实景搭设,影片里的燃烧的巨型油罐、冲天的烟雾、喷射而出的火蛇,都让人心生敬畏、胆战心惊,这几乎是我看过的最震撼的火场,完全牵动人心。
电影中的角色都不是脸谱式的人物,他们并不完美,然而足够真实,他们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是有血有肉有爱有情绪的平凡人,他们中有需要陪伴家庭的丈夫,有初生婴儿的父亲,有即将退役回家的孩子,有新婚燕尔的小夫妻,他们同样渴望快乐的生活,然而面对这样熊熊大火,他们有另外一个身份——消防战士!他们以无比的勇气跟坚定的意志挽救他人的生命,挽救整个城市。
当看到江立伟给了队友一个逃生的机会自己奋力转动阀门时,我哭了;当看到马卫国带着战士们一起录下给亲人的最后视频时,我哭了;当看到徐小斌为保证水源供应清理垃圾殉职时,我哭了;当看到王璐听到未婚夫殉职却依然想要坚守岗位时,我哭了……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作为旁观者,我甚至无法想象是多么大的勇气跟意志支撑他们奋力前行…
这个世界上从来都不缺少想成为英雄的人,但是一直都需要真正能成为英雄的人。当城市的一端是得到某些“消息”慌乱撤离的人群,另一端却是在火场镇定坚守的消防战士,这样的画面冲击感不可谓不强大。交通瘫痪、机场延误、轮船超载,所有人都想要逃离的时候,有这样一群人逆流而上面对冲天大火和滚滚热浪,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化学罐体用身躯做最后的抵抗。
这是一部有温度的电影,让我们在火场中看到了每个人最鲜明的样子,郑志没有放弃队友而是选择用水开道;江立伟牺牲自己终于关闭了所有阀门;马卫国回到家看到父亲饱含热泪的那一个军礼,他们最终都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用生或者死完成了生命中最美的蜕变…
感谢这样一部电影让大家看到了消防员战士们最美的逆行,这是一首英雄的赞歌,献给和平年代最可爱的人,愿每一次出警都能平安归来。
希望这世界可以少一些灾难,昨天在八一建军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看了这个电影,感动之余,想说真心的说上一句: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烈火英雄》观后感3你走在路上,边上花开得好,你低头去闻;有苍蝇飞过,你伸手去赶。喜欢或不喜欢,是本能反应,这种本能,都不用靠脑子去想……遇到危险时,他们逆行而上,也不用靠脑子去想,靠的是,本能。
《烈火英雄》是我一直很想看的电影,我不知道透过电影我看到了什么,或者,我看的,就是只是电影。这里我也要给这部电影正个名,很多人说这部电影强行煽情,还有什么色彩太重,其实不是,我觉得很写实,也不否认有艺术需要的夸张,但已经算是我国灾难片相当良心的作品了。
没有预料的,灾难总是说来就来,大火熊熊燃烧,映红了队员们的脸,在严酷的环境里,生命被赋予了不同寻常的意义。我还笑说可能开始最怂的,结果最英雄。于是那个还有三个月退伍的郑志,一个人在大家误会他是逃兵的谩骂中,以一人之力救了一个班(或者一个队)……我从那个时候起,眼泪就一直在流,直到有些控制不住地发抖(下意识的捏住了旁边的人,结果被无情的推开了,尴尬脸)。
我身体在瑟瑟发抖,热血却在心中翻涌,比任何一刻都要滚烫,看一个个年轻又平凡的生命,看他们迎难而上,看他们皮开肉绽,看他们泪流满面,看他们虽死犹生……尽管很难,他们依旧选择了那种滚烫的人生。或许,这就是他们作为“逆行者”的意义吧。
人生最美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他们也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来自父亲的、儿子的、老婆的、未婚妻的、领导的……然后历经生死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于是他们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一个个痛哭流涕的战友,路边自发而来的群众……
我只道消防工作难,看完电影,才知道那种难,是真难:选择 ……此处隐藏9260个字……>再到后面,技术员怒吼“消防员也是人,快逃命吧。”这种明晃晃表现消防员牺牲精神的手法太过直白,就好像正吃着一块美味的鱼肉,却突然咬到了一根刺,哽在咽喉,吐不出咽不下,还挺烦躁。电影的节奏很散,该紧不紧,该松不松,在灭火工作最危急的时候,还强行插入聊天,煽情的片段,火场的紧迫感一下子就被打散,观众无法身临其境,对剧中人员的感受当然也无法感同身受,电影的感染力就大大降低了。大量有关火焰的空镜和几乎没有停顿的用于渲染悲壮气氛的背景音乐,将电影的连贯性打断,有种导演在水时间的感觉。导演想营造壮烈的气氛,用力过猛就事与愿违。
在片中,唯一让我动容的就是杨紫的哭戏,的确不错,能让人有感同身受的感觉。但是到杨紫后期那一段台词,又开始走错了方向,臆症一样喃喃“你是不是跟我开玩笑,我帮你擦干净了你是不是就醒过来了”,这样的处理方式又是让人无语的存在。如果让杨紫一言不发的看着尸体然后狠狠扇几巴掌,然后就趴下去痛哭,那种半包半诉,含而不露的压抑可能会让观众更心疼,也更能带动观众情绪。
前期剧情拖沓,后面结尾又仓促,到处是僵硬的喊口号和刻意的煽情,对消防员精神挖的不够深,停留在表面浮夸的喊口号,不仅让人觉得假,甚至会产生反感。大大降低了影片的可看性。看电影的时候满心吐槽,很好的一个题材,但是被导演处理的太过了。
或许导演是怕演的太内敛冷静会让观众满头雾水看不懂,但是这种太过刻意直白的表达,也会让观众觉得很无奈。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过犹不及”,表现的太过会让电影失去思考性和可看性,中国的电影在发展,观众也在发展,真正好的电影一定会有出头之日,没必要做的这么刻板。还是希望导演以后能够更加注意一点,正如导演开篇在男主角身上想表达的那样,再多的优点都会被哪怕一点点的错掩盖,更何况这部电影的优点,并不多。
两颗星,一颗给演员,一颗给题材。致敬消防员,你们是伟大的存在,以后希望能有更好的消防题材电影,让你们的牺牲和付出更广为人知,为人称道。
《烈火英雄》观后感14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题记
生活中,总有那样的一群普通人,与火交融。制服象征的职责和肩上义不容辞的使命,他们只好义无反顾的扛起水枪冲向火场,竭尽全力,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他们是值得我们永远敬佩的消防员。我今天所看的《烈火英雄》,就将镜头锁定了这群真正的英雄。
影片以“大连7。16新港火灾”事故为原型,真真切切的将当时油罐爆炸的恐怖情形和当地人民所承受过的生命威胁展现在荧幕之上,无论你是否相信爆炸的威力真的有二十颗原子弹那么大,都不应该质疑影片的真实性。
影片给我最深印象的句子:“老百姓与火灾之间只有我们!”滚滚热浪,轰轰虎吼,中国消防员临危不惧,时时念好安全经,刻刻不忘消防事。
江立伟同志在接到指令后主动接受手动关闭阀门的任务,然而在转动八十转后却得知需要转动八千转才能将阀门关闭。面对这一消息,他第一反应不是抱怨,而是继续执行任务。这也印证了总指挥打老总的那一巴掌“你真是太不了解消防员了。”到最后,八千转转完了,阀门关上了,而江立伟却牺牲了,面对曾经事故导致手下队员死亡的心理阴影,江立伟完成了自我的救赎。本片的第一条主线是极其震撼——救赎线。
马卫国从开始的渴望立功,在父亲面前证明自己。到后来真正遇到危险时,不惜一切代价死守化学罐区的决心,再到最后得到父亲的认可。与之相类似,郑志从开始等待退役的懒散,到后来在危险来临时没有逃跑的坚定,战斗到最后一刻,直至牺牲。马卫国和郑志也完成了自己的自我证明线。这也正是第二条主线——证明线。
江淼母子在发生灾难时一起逃难,江淼却在途中不幸走失。母亲在丢失孩子时的焦虑,失控,再到找到孩子时的释然,完美的展现出了本片的第三条主线——亲情线。徐小斌和王璐本是一对即将踏入婚姻殿堂的欢喜冤家,徐小斌却在供水不足时,义无反顾的调下河中清理水中堵塞水泵的垃圾,最终溺水身亡。王璐始终不愿相信爱人牺牲的事实,这也撑起了本片的第四条主线——爱情线。
同时影片中还存在着诸多暖心的画面,李芳和儿子走散后没有丧失善良,帮助了一对年轻的夫妇,然而,复发哮喘病的江淼也得到了一对老夫妇的帮助……这些默默无闻的善举也完成了本片的最后一条主线——社会真情线。
现实的残酷,三个人的牺牲,英雄已逝,除了当时他们内心渴望活下去的愿望外,最大的心愿莫过于亲人的安好。英雄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一种可贵的价值,莫让英雄流血,再流泪。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他们将生死度外,用火红的青春诠释着军人的奉献。感谢火场中这群可爱的“逆行人”,致敬烈火英雄!
《烈火英雄》观后感15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戴着头盔、面罩,身着防火服,时刻面临巨大的危险,却勇往直前,他们奋战在熊熊大火之中,与死神抢夺时间……他们,就是消防员,是所向披靡的“烈火英雄”!
何为英雄?英雄就是不顾自己安危去拯救别人的人,英雄是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保全他人的人!英雄不是不惧死亡,而是在他们的心中有比畏惧死亡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自己的职责与使命,即使死神在他面前狰拧的狂笑,他也丝毫不会颤抖,巨大的威胁只会换来英雄冷峻的嘲笑。
他们,以血肉之躯奔赴火场;他们,身处平凡的岗位,但却义无反顾的守护着我们的安宁。如果不是因为这部影片,我们能否记起20xx年8月天津滨海新区的那场大爆炸?能否记起20xx年3月在四川凉山森林大火中英勇牺牲的30位年轻的消防员?能否记起更多的为了保卫人民和国家财产而义无反顾的奔赴火场的那些“超级英雄”?
“烈火无情,英雄无畏!”当我们坐在沙发上,吹着空调,看着电视。又有谁会想到某个地方的消防员正冒着生命危险在熊熊烈火中抢救生命,与死神争分夺秒的赛跑。我们都知道,消防员们面对的是命运的无常,风云的难测。就连专业的训练和先进的设备,在老天爷面前都显得过于渺小,更何况是一个个原本就很脆弱的有血有肉的生命呢!
影片中,郑志为救战友而牺牲,淹没在火海之中,将头盔扔向队长喊着“给我妈”那一刻,他的嘴角边还带着微笑,他并不是不怕死,正好相反,他还等着回家见他的妈妈呀!可是在生死关头,他却将生的希望留给了自己的战友!
还有江立伟为了全城人的性命,与大火搏斗,冒死去关闭要手动扭上几千转的闸门,即使双手被滚烫的阀门烫到钻心透骨,即使火龙一次次的在他身旁狂啸,他不但没有退后,反而更坚定了!他不是在用双手关阀门,而是在用意志,这是钢铁般不可动摇的意志!最后,他赢了!他战胜了那要毁灭全城的火焰铸造的死神!他拯救了所有人!可是在闸门关闭的一瞬间,他却被火爆一口吞没……
鏖战一夜,当救援成功后,战士们席地而坐吃着鸡腿,当队长把鸡腿放在郑志头盔前,泣不成声。他也回想到江立伟在与他奔赴火场前说的那句最大的愿望:“活着回来,见老婆和女儿”,如今话犹在,人却随风……
在这次火灾中牺牲了太多英雄,他们用生命挽救了大家,却与家人天人永别!
一声警铃,飞奔作战;一声求救,奋勇向前。他们为生命逆行的背影,成了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