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川观后感(15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金刚川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金刚川观后感1今天怀着浓厚的兴趣观看为了纪念抗美援朝纪念70周年而制作的电影《金刚川》,被里面的战争场面的大制作以及电影艺术独有的美感所震撼,电影结尾一度落泪。
里面的一句台词“那一年,俺们都才十八岁,但是俺们没有一个怕死的,只是想着怎么尽快让大部队过桥”。朴素的语言令人感动。
《金刚川》上映第二日票房就突破2亿,未来可以期待。该片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讲述了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往事。据剧情梗概介绍,该片以三个视点讲述一个故事:工兵桥修好又被炸毁再度修好……一个屹立不倒、令敌人费解的战争奇迹。结尾处的人桥搭建,让美国王牌飞行员不可思议:为什么中国士兵这么不怕死?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们?殊不知,中国人民是最可爱的,中国士兵为了祖国安宁,人民幸福是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的!
影片重点刻画了剧中人物的情感关系:一是高炮排排长张飞和高炮班长关磊的兄弟之情,细节刻画到位。但是就艺术质量来说,整部电影的故事情节稍显拖沓,四段分故事叙述有前后重复之疑问,却依然掩盖不了张译、吴京、邓超的出色表演,特别是开头和结尾十分钟的彩蛋-精彩表演令人惊叹不已!两个月时间能拍出来这样一部精彩的电影实属不易。
中国战斗机护送中国人民志愿军阵亡将士的骨灰回到祖国,让英雄回家是他们的心愿,这一段情节令人泪目,“护送战友同在、必保山河皆安”,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呐喊!
期待接下来《血战长津湖》,“最美冰雕战斗连”等更多优秀的抗美援朝电影的上映,激发出年轻一代爱国主义热情,愿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不再重复以前的受人欺负的历史,人民更加幸福!
金刚川观后感2当新中国成立的声音响彻全球,华夏儿女欣喜若狂之际。那美帝心中躁动着的,对于中国这头雄狮的畏惧,化为魔鬼催促着发动战争。当友邻之国危亡旦夕,当人民幸福岌岌可危,我们知道,这场仗,我们不是观众,我们必须打。
《金刚川》讲述了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们在胜利果实近在眼前之际的经历,在激流涌动的金刚川上,以血肉之躯敌飞机炸弹,用人力筑就志愿军的生命线。在国家的安全面前,在他们心中,一切都显得那么脆弱,那么廉价,甚至于自己的生命。整个影片共有四部分,第一部分从先遣部队的视角描绘战争的残酷,当天空成为敌人的娱乐场,地上的战士们是那样无力,那血肉横飞的场景仍然深刻于脑海,触目惊心。第二部分从外国驾驶员的角度描写这场陆空战斗,当这个驾驶员可以凭着一己之力将我们志愿军两个对空平炮阵地毁灭,我们是不是应该感叹,落后就要挨打呢?我仍无法忘记,那两个班的战士们,这么多人换得的,竟然是一架战机,一个敌人。第三、四部分是整个电影的高潮与精华。耳边那熟悉的歌词回响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当炸弹将希望毁灭,当燃烧弹将生命线燃尽,是我们可爱的人,那些战士们用自己的身体筑成新的长城,正如国歌歌颂的那样,他们用血肉筑起钢铁的桥梁。
我不会忘记那老大哥关磊,一腔热血;不会忘记那一声长呵,不惜此身的张飞,不会忘记他们的每一段深情,不会忘记他们的每一个故事,因为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心中的战神。
金刚川观后感3电影《金刚川》在故事方面,其前两段有些平淡,第三段是精华,第四段是升华,前三段之间稍稍有那么一点割裂感,不过电影用一些重复镜头帮助观众理解和衔接,所以总体观感还是可以的。
而在特效方面,都说这部电影在如此短的时间制作完成,是我们电影工业水平的集中体现,我觉得没问题,电影的特效真实且不违和,配合影院的巨幕和音箱,观看体验非常好,在国产战争片里绝对属于上乘。电影里的防空高炮、榴弹炮这些武器的射击场面,真的值一回票价。
尤其在演员方面,先出场的李九霄和邓超,表现很稳,无奈故事简单,他们没什么发挥空间,工兵连的魏晨,展示了非常好的身材,一身肌肉,有硬汉的感觉了,看起来很帅。吴京和张译是最主要的演员,吴京一口京腔,表演很放松,有老大哥的范儿。
电影里真正有发挥空间,且在发挥空间里将演技拉高到一定层次的,只有张译了,电影的后半段,说是张译一个人撑着的,也没一点问题。
张译的角色一开始比较求稳,相对于吴京的角色,有些保守,随后吴京的角色的牺牲,给张译的角色带来了内心的转变,这是电影里为数不多的人物心里弧线,他从求稳,变得无所畏惧,即使牺牲,也要把那架该死的侦察机轰下来,当仅剩一条胳膊一条腿的张飞坐上需要七个人才能操作的防空高炮架上,拼劲最后一口气,将那家侦察机射杀的时候,给人超强的震撼。在普通人看来,这或许有些超现实,但我是相信我们的志愿军战士是可以做到的。总之,张译在影片里展现了影帝级别的演出,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嘴角抽搐,你都能感受到他的情绪,真的,我可太喜欢张译了。
金刚川观后感4电影以抗美援朝时期真实案例为背景。讲述志愿军工兵连无惧美军炮火,在金刚川地区修建桥梁的英雄故事,是一部引人深思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电影。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最终阶段,志愿军在金城发动最后一场大型战役。为在指定的时间到达,向金城前线投放更多的战力,志愿军战士们在物资匮,武装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不断抵御敌机狂轰滥炸,以血肉之躯一次次修补战火中的桥。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在暗流涌动的金刚川上徐徐展开……
无数先烈的鲜血,浸染了胜利的军旗,浩荡的铁流里,我们看见了先辈伟岸的身躯,是他们在为民族争解放,为人民争自由的战斗里,创造了伟大的功勋,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历史,更不能忘记战争中牺牲的先烈,解放军的丰功伟绩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将士们即使灰头土脸也掩盖不住脸上的稚嫩,即使身体破残也要修补好大桥,即使血肉模糊也要用身体搭建成支撑大桥的桥梁。看到那一个个站起来的身影,不少观影者都止不住的泪流。因为我们所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座大桥的直立,而是中国魂的燃起,是雄赳赳气昂昂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我们更加能够深深体会到《义勇军进行曲》中的“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新的长城”的真正含义!
让我们铭记那些曾经奋不顾身向前作战的志愿军吧!战争虽已结束,但历史将被印在我们的心中,英雄的事迹将千古流传,作为后辈,我们将永远致敬英雄烈士!
金刚川观后感5金城战役,是我国在朝鲜战场上进行的最后一场大型战役。这场战役虽说基本没有美军派兵支援,但是美军的飞机和炮火仍然猛烈,而《金刚川》这部电影就是介绍了在金城战役正式开始的前段时间,主力部队要赶到既定位置的经过。
在电影的开头,就是主力部队准 ……此处隐藏3526个字……想到的。其实没有什么能够阻止我们战士的前进,最后的那座桥,是人民志愿军用打不垮的信念建起的一座生命之桥,他们的身体就是桥的最后一根木桩,他们的意志就是最后一颗子弹。这种意志战胜了一切不可能,前仆后继的烈士们扬起了了中国人的骨气,用血肉之躯撑起了最后的胜利!
这是一场震惊世界的战争,此片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70年前的艰苦岁月和战士们的浴血奋战,这场战争取得的胜利是艰难的,英雄儿女誓死不屈的精神铭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我们要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生活,向捍卫祖国的英雄们致敬!
金刚川观后感12“不问万古流芳,但问此心敢勇。”
电影《金刚川》主要讲述了在抗美援朝第三阶段“金城战役”前,志愿军战士们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以血肉之躯顽强拼搏的英勇事迹。
这部电影通过真实事件改编而成,以不同的视角讲述着同一时期的同一个故事。战争中一名又一名的战士前赴后继,他们的坚毅与担当震撼人心,他们的牺牲换取了胜利的曙光,使中国东北边疆得到巩固,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更提醒着我们当今和平的来之不易。
曼德拉曾道:“勇敢的人并不是感觉不到畏惧的人,而是征服了畏惧的人。”我不禁感叹,意志往往是可以创造奇迹的,志愿军战士在金刚川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即便面对的是恶劣的自然环境、武装到牙齿的敌人,他们用血肉之躯迸发出了比钢铁、比自然更为强大的力量——没有什么是不可战胜的。
六十七年前,志愿军英雄以这样一种一往无前的勇气打破了常人所无法想象的困境,破局而胜。而今,学业上大大小小的困难就是我们每个人需要战胜的对手,我们仿佛像战士一般,在参加一场只有一个人的战斗,“夫战,勇气也!”便是古往先贤教授给我们的应战檄文。这里的勇气就是我们的学习态度——一种勤奋、执着、不懈探索的精神,它来源于对知识的渴求。荀夫子说过,“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昌黎先生也讲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当我们用勤奋和执着来武装自己投入学习,我们就是不可战胜的巨人,学习上的艰难挫折只是一次次的磨砺,他让我们更加勤于学习、勇于面对、善于解决,这时我们就是强大的。
金刚川观后感13“非是金刚无铁骨,敢教血肉驾长城”,这或许就是金刚川的最真实写照。或许我不曾看见过那永不摧毁的桥横渡千里,但我相信,我已经看到了永不屈服的国家尊严屹立不倒。
连长滚滚的热血在服从命令中的义无反顾,“修桥不是打仗?”,这就是军人的天职与血性方刚;那个四川士兵从万般不理解到身先士卒地走上山顶、扛着圆木怒吼独行,这就是每一个最可爱的中国军人的信仰:背后是千万小家,心中是泱泱华夏。当老兵诉说着自己的故事:“你也不知道他们是谁、他们叫个啥,只知道我们是战友,有些人再也见不到了。除了牺牲,还能有啥”,不禁泪湿眼底。每一个踏上抗美援朝的士兵的归宿不是回家,而是他乡破敌万里、马革裹尸、魂系中华。
再到后来,我看到了一片最美的喀秋莎流星。流星划过天际,燃亮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希望与自信。当敌人阵地被精准打击,内心是不尽喜悦;但当的士兵们以十当一,前仆后继,内心又是难忍惋惜。“轰炸机飞得高打不着,侦察机飞的快打不着“一句话道出了几代革命先辈的可惜与期盼。现如今戈壁滩的龙吟震响天地,东风快递精准直达,我们才敢无所畏惧地挺直脊梁,我们才深切感受到:实力,永远是维护正义的基础,国防才是外交真正的后盾。
回想如此,中东的枪鸣仍在耳畔。我们不曾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我们只是幸运地生在了一个和平的国家。很感谢前辈们只为中国的清澈的爱,他们血染的诺言“后代人的幸福要靠我们每个人去拼的“,也的确实现了诺言。而今,你我终将接过这历史的接力棒。生命的安宁本是幸运,如此深知:剑锋之上,才有尊严;射程之内,皆是真理。
晴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致敬,每一个英雄儿女。
金刚川观后感14“我爱你中国,心爱的母亲。我为你流泪,也为你自豪……”我最喜欢歌就是《我爱你中国》。每当那令人心潮澎湃的歌声响起时,都能感受到歌里“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冲天豪气和民族自信。
我爱着我的祖国。爱着它流传千古的传统文化,爱着它如梦如幻的江南美景;爱着它热情似火的南海风光,爱着它白雪皑皑的北国美景……但是我忘却不了祖国曾遭遇了太多不幸,让我们伤怀;祖国经历了太多沧桑巨变,让我们奋起,为建设更美好的新中国而努力奋斗。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就在上个星期,我去电影院观看了一部讲述抗美援朝作战的影片——《金刚川》。在观看电影之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其中的许多经典镜头至今在我脑海浮现,影片中美国飞行员希尔说“桥不在,就是他们的地狱。桥在,就是我们的地狱。”为了阻止中国志愿军通过桥梁到达朝鲜主战场,美军开启了无间断的桥梁轰炸,而为了在凌晨六点钟赶到主战场,中国志愿军将士最终用血肉之躯架起了“人桥”,让大部队顺利过江。那一幕震撼人心的画面,让我内心深处热血沸腾,为之动容。“不可能,就是我们的武器”!
俗话说:“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作为新时代的力量的我们,有着先辈的引领,有着梦想的加持,我们定能无所畏惧,向未来的彼岸,劈波斩浪,奋勇向前。报效祖国,照亮祖国未来的希望。我们没有犹豫,这就是新时代中国少年最美的模样。人生亦可燃烧,亦可腐败,我愿耗尽所有光芒为着心中的梦想,祖国更美好的明天拼搏奋斗!
金刚川观后感15观看完电影《金刚川》,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抗美援朝的志愿军前辈们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换来了祖国的和平与安宁,他们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形象一直在我的脑海里回荡。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第70周年。70年来,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努力奋斗。
《金刚川》整部电影以抗美援朝最后一役金城战役为出发点,以无惧艰险的奉献精神以及顽强拼搏、勇于担当的抗争精神为主旋律,生动地讲述了一个个为了和平胜利而砥砺拼搏的伟大志愿军战士们,用无数血肉之躯架起了一座屹立不倒的桥梁的故事。这让无数观众为之泪目,也让中国新生代年轻人再次明白,谁才是最可爱的人!
其实,不仅是中国的军人,整个中华民族向来也是如此的,他们无惧牺牲,他们英勇顽强,甘愿舍小我成大我。哪怕在如今的和平年代,依然有像志愿军战士一样的逆行者,他们或是医护工作者,顽强奋斗在抗疫第一线,或是消防官兵,义不容辞冲向熊熊燃烧的大火,也或是一群不知名姓、默默奉献的志愿者……他们负重前行,只愿这山河无恙、人间安好。
无论是之前中华民族经历的磨难还是今年的疫情防控,都将我们中华民族不惧挑战,奋勇抗争,敢于牺牲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而这种精神,这些力量都必将激励着我们不断的前进。作为一名新时代共青团员,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切不可将如此美好光阴虚度浪费,应当胸怀天下,志存高远,勇争先、敢担当,在美好的青春年华里掌握过硬的本领,立足本职工作,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价值,用本领回应时代的挑战和担当时代的使命。
文档为doc格式